公元八世紀,阿拉伯煉金術士賈比爾·伊本·哈揚(Jabir ibn Hayyan)在干餾硝石的時候發現并制得了硝酸,這是人類關于硝酸較早的記錄。
露光能產生二氧化氮,二氧化氮重新溶解在硝酸中,從而變成棕色。有強酸性。能使羊毛織物和動物組織變成嫩黃色。能與乙醇、松節油、碳和其他**物猛烈反應。能與水混溶。能與水形成共沸混合物。相對密度(d204)1.41,熔點-42℃(無水) [7] ,沸點120.5℃(68%)。

硝酸的管制類型: 腐蝕品,易制爆 。穩定性:不穩定,遇光或熱會分解。
2007年11月,中國*套在滿負荷生產條件下實現副產蒸汽自足、還能富余外供蒸汽的國產化雙加壓法硝酸裝置誕生,標志著中國自己研制的國產硝酸裝置完**夠替代進口,中國國內硝酸工業擺脫了對進口裝備的依賴。
硝酸有關電勢圖見下:(標況 E/V)
HNO3—0.803→NO2—1.07→HNO2—0.983→NO—1.591→N2O—1.77→N2—0.27→NH4+
HNO3—0.957→NO
HNO3—1.11→N2O
HNO3—1.24→N2
HNO3—0.88→NH4+

工業合成硝酸:氨氧化法
硝酸工業與合成氨工業密接相關,氨氧化法是工業生產中制取硝酸的主要途徑,其主要流程是將氨和空氣的混合氣(氧:氮≈2:1)通入灼熱(760~840℃)的鉑銠合金網,在合金網的催化下,氨被氧化成一氧化氮(NO)。生成的一氧化氮利用反應后殘余的氧氣繼續氧化為二氧化氮,隨后將二氧化氮通入水中制取硝酸。(PS:原料二氧化氮是由氨氧化而得,因此硝酸工業與制氨工業密不可分。)稀硝酸、濃硝酸、發煙硝酸的制取在工藝上各不相同。
4NH3 + 5O2 =催化△= 4NO+6H2O
2NO + O2 = 2NO2(工業上制時要不停通入氧氣)
3NO2 + H2O = 2HNO3+ NO (NO循環氧化吸收)
4NO+3O2+2H2O=4HNO3
4NO2+O2+2H2O=4HNO3
工業上也曾使用濃硫酸和硝石制硝酸,但該法耗酸量大,設備腐蝕嚴重,現基本停止使用
NaNO3(s)+ H2SO4(l) ——→ NaHSO4(s)+ HNO3(g)
生成的二氧化氮溶于水中生成硝酸:3NO2+ H2O=2HNO3+ NO,有些海鞘(Ciona intestinalis)也能分泌硝酸御敵
硝化炸藥軍事上用得比較多的是2,4,6-三硝基甲苯(TNT)。它是由甲苯與濃硝酸和濃硫酸反應制得的,是一種黃色片狀物,具有爆炸威力大、藥性穩定、吸濕性小等優點,常用做炮彈、手榴彈、地雷和魚雷等的炸藥,也可用于采礦等爆破作業。 **合成原料,濃硝酸可將苯、蒽、萘和其他芳香族化合物硝化制取**原料。如硝酸和硫酸的混酸(工業上常用由30%與苯反應,生成硝基苯,再加氫生成苯胺,它是合成染料、醫藥、農藥的中間體。
-/gbaajbg/-
http://www.tsoukj.com